刘一民个人简介

发布日期:2021-03-19    浏览次数:

教师信息表


姓 名

刘一民

性别

职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体育行为研究;体育基本理论研究

电子邮箱

Liuyimin122@sina.com

QQ号或微信号

2234681398

通讯地址

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个人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校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161”、“1361”和“杏坛学者”等多项人才工程。全国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学习工作经历

 1980年7月毕业于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业;1983年7月于广州体育学院高校青年教师本科班结业;1987年7月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助教研究生班结业。1980年7月分配到曲阜师范学院体育系工作。现为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师。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学研究》2006结题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本体论研究》2016立项 在研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逻辑起点与范畴体系:体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16结题

4.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城乡统筹视角下山东省县域体育发展研究》2014结题

5.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乡城移民群体的体育行为与社会融入研究》2011结题

6.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研究》2010结题

7.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体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功能开发研究》2009结题

8.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调查与社会控制研究》2005结题

另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论文与著作

出版专著、教材:

1. 《体育行为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独著

2. 《运动员社会行为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独著

3. 《终身体育保健》 海南出版社1995  独著

4. 《大学体育教程》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主编

5. 《高师体育》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主编

独立或首位发表CSSCI论文:

1. 《关于创建体育行为学的构想》 《体育科学》1990.2

2. 《152例体育教师心理挫折调查研究》  《体育科学》1992.2

3. 《试论我国体育人类学的建立》 《体育科学》1993.4

4. 《体育与余暇生活方式》 《体育科学》1995.2

5. 《论体育团队精神》 《体育科学》2003.3

6. 《306名专业运动员职业态度的实证研究》  《体育科学》2004.7

7. 《运动员社会学论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8. 《论我国运动员的精神动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

9. 《运动员异化行为简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10.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运动员的和谐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11. 《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体育本体探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5

12. 《青少年学生体育行为的本真、异化与回归》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5

13. 《“健”文化价值及当代哲学意蕴》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2

14. 《论集体项目运动队综合制胜力》 《中国体育科技》1999.2

15. 《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与社会控制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2005.4

16. 《我国专业运动团队运作机制的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2005.6

17. 《关于体育强国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体育科技》2010.1

18. 《略论体育的人文价值》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3

19. 《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学科体系重建:体育行为观视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5

20. 《体育活动: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

21. 《体育本体:从个体本体到本质本体》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4

22. 《关于确立高师体育目标的研究》 《体育学刊》1998.2

23. 《我国专业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学分析》 《体育学刊》2004.3

24. 《论体育学基本理论范畴体系》 《体育学刊》2016.1

25. 《健:中华传统体育的文化基因——基于健文化生成演进的历史逻辑》

《体育学刊》2021.4

26. 《略论体育跨学科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

27. 《运动员社会行为研究概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8.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特性与定位:体育人文社会学元问题研究之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9.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论特征:体育人文社会学元问题研究之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

30.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功能:体育人文社会学元问题研究之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5

31. 《体育存在的生命意义与表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

32. 《论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8

33. 《体育是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的良好途径——与<体育是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良方?>一文商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9

34. 《关于在我国确立体育节的思考:兼论体育节的社会功能》

《体育与科学》1995.3



奖励与荣誉称号

1. 获教育部第6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 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3. 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多项。

4. 获山东省高校第二届优秀教材二等奖。

5. 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6. 获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 1996年被国家教委评选表彰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曾获曲阜师范大学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多次奖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