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曲阜师范大学: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学习。

发布日期:2018-11-08    浏览次数:

考研基地不应再成为曲师人的旧伤疤, 而理应成为曲师人的无限荣光!因为一代代莘莘学子不满足于现状,入学后即刻苦自砺,奋发图强,不断求真向上,努力实现价值理想,这恰恰体现了求学于东方圣城之现代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载物的气量!不要考虑或太在意别人以为考研基地的宣讲,因为这种精神和气量远比安于现状、浑噩度日要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入世的儒家精神和救世的侠义之风涵养了无数的时代精英与国家栋梁。

瞧,有人在学习,在那有光的地方!作为曲师人,应该骄傲,应该自信,应该毫不犹豫地深情歌唱!

——陈夫龙


1031日,我被邀请回母校曲阜师范大学做一场分享,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为此,我提前去了一天,逛了校史馆,看到母校发展越来越好,内心很自豪。当看到优秀校友墙时,我暗暗下决心,要更努力一些,希望自己也早日上榜。

这么多年,提到我的母校,很多人都会说一句:“就是那个考研很厉害的学校呀?”

“考研基地”是曲师大的“旧伤疤”。

2004年,曲师大因某报《探访一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两篇报道闻名全国,我们每个曲师人都被误解为考研机器高分低能等。


2007年,我考入曲师大,一入学就知道了这个报道,我和身边的人都暗暗下决心,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锻炼能力,用行动打破大众对我们的误解。

一进校园,很多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这么多年,学校有变化,但大都保留了原貌,这是一所很有文化底蕴的学校。



我的同事天一和我一起回去的,她一直对我说:“米姐,校园里怎么那么多学习的人?”她被到处都是坐着背书的同学惊呆了。我们去逛校史馆,楼梯两边有灯光,也有很多学习的学生。

校宣传部的黄老师说:“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学习。”没错,这个比喻很形象,对于学习,我们真的很自律。

毕业7年后,再次回到母校,我更能感受到,当年到底在这里学习到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考研。

我们有一颗强烈走出去的心。

我在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读书,曲阜是孔孟之乡,从城市来讲,曲阜只是济宁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很小,但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这里。

我们学校也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课程都有开设。

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会选择考研?

因为城市太小了,也太偏僻了,现在有了高铁,交通便利了很多,但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要走出去。

很多校友,包括我,都有名校情结,大家觉得高考没有发挥好,想要通过考研去一所名校。

还有,我们是师范生,在找工作上很有优势,比较容易进入教育行业。但刚上大学的我们,也不喜欢确定性,想通过考研多一些机会,考上了,多一个选择,考不上,再考事业编制,也不耽误。

在这样的动力驱使下,加上这里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们就想着去图书馆看书吧。

我和室友以前的对话经常是这样,“好无聊,我们去图书馆吧。”


我认识很多名校的学生,她们大都想着出国,我觉得大家走出去的心态都没有变,只是在这样的城市,考研是比较容易的一条路。

这次回母校,我和大家分享了:大学毕业7年后,我们都在做什么?做这个分享之前,我搜集了很多校友的资料,告诉大家,哪怕不考研,人生依然有很多选择。

我曾2次考研失败,回到家乡辅导机构做销售,但那那种强烈走出去的愿望,从未真正改变过,在这个小城发酵。我想我们一定会感谢年轻时曾为梦想这么努力过。


分享会现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在曲师大,在你人生很好的时光里,你真的不会虚度。


这里学习氛围真的很好,能够让你养成自律的习惯,不会因为读了一个大学,整个人废掉了。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你进入曲师大,看到到处是学习的,你不自觉地会选择学习。

拿四六级考试来讲,四级,我们班通过率95%以上,6级通过率也差不多90%,如果你没有考过四六级,自己都会感觉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我英语一直不太好,6级考了三次才过,第二次差4分,但是内心里有一个声音,一定要考过了,不然很不好意思。

在学校时,我们总是想着如何离开这里,等到真正离开时才发现,再也找不到这样安心读书的地方了。

大学毕业时,我总结自己大学看过多少书,一年读过100多本,里面包括一些轻松的小说,但更多是专业相关的书籍。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当然,也因为有便利条件,我在图书馆做义工,宿舍楼和图书馆一条马路之隔。

当时,一个学姐教我一个方法,想要更好地把专业课学透彻,就是对于每门课,多找几个版本的教材看一下。

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关于“普通心理学”,我就看了彭耽龄的《普通心理学》、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普通心理学》、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Coon的《心理学导论》……

看第一本书时,可能会很吃力,我的要求尽量看懂,然后看第二本、第三本越来越容易,看完几个版本,你就对心理学学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每一门专业课,我都是这么学习的,自然大学四年下来,专业课学习的还不错,虽然也是很基础的学科,但已经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你需要什么资料,知道如何去寻找。




除了看书、学习专业课,我还去知网下载很多论文,看一些国内的最新研究,国外的论文,会去Google学术上搜索。

我也不止是学习专业课程,那时看书特别杂,各方面都有涉猎,这样打的底子,对我早期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帮助,很多不理解的问题,在书中都找到了答案。

大学真是读书的好时间,我们看中的很多实习经历,其实毕业后,最多1年的时间,就全部具备了,而没有看的书,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间补上?

与大城市的学校比,我们学校的实习经历的确少了一些,但是校内的活动并不会少,学生会、广播台、合唱团、心理健康中心、各种社团等等,只要你想要锻炼能力,有的是机会。

正因为在孔孟之乡,这里整个氛围都是让人很踏实的,对于这些活动,我们都做得很认真,我工作中用到的很多能力,都是大学积累的。

    曲师大这种踏实的学风,在这里努力奋斗4年后,奠定我们以后学业和事业的基础,让我们走得更远。


像对待家一样对待母校。

吴军老师在《像对待家一样对待母校》一文中写道:“任何一所有传统的好学校,都会有它作为家庭的一面,而它的校友们以及校友的家长们都会为学校感到自豪的。”

我特别认同吴军老师的观念,我们要像对待家一样对待母校,吴军老师说:“世界上任何一所有传统的好学校,都需要有一代代的校友和家长来一起为它做贡献。而这个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的回馈,更包括利用自己的特长和影响力,花时间为母校做事情,各尽所能参与母校的建设和发展。”

这次回学校,我见到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在某报社找了一个实习,他说:“为什么找到了这个实习,因为有一个学长在这里实习表现突出,人家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其实,这就是信誉背书,我们从一个共同环境里走出来,哪怕性格各异,总有一些相同之处。

就像山东的中小学,特别喜欢曲师的学生,因为走向工作岗位,特别敬业,特别踏实,这就是在为母校做贡献,一个个曲师人的努力,才有了大众对它的看法。

当年那篇报道曲师大是考研基地的文章,从内心来讲,作为曲师人是有点介意的。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和同学,还有一些校友下决心,一定要打破这种偏见。

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我比高中还努力。就拿我们宿舍来讲,几乎每个人专业课成绩都很好,我们的生活里不止学习这一件事情,我和两个室友在校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每年都要做新生心理健康普查,5月份心理健康活动月,组织活动,每个人沟通、合作能力都很强。


还有一个室友,是校合唱团的团长、广播台的主持人,大学毕业时,还开了个人演唱会,工作2年后,对考古专业感兴趣,考上了社科院考古专业的研究生。

现在,我同学中有去国外读书的,有定居香港的……一进校园时,我们就想用实力证明我们的母校不只是学风好而已,走向工作岗位,我们真的很有竞争力。

这次回学校,学妹们采访我,开玩笑:“学姐,作为成功校友,被邀请回来,什么心情?”



开心肯定有的,更多是走在校园里,才真正明白了当年学校给予了我什么,那种踏实做事、不断学习的精神对我的事业帮助很大。

一路走来,我也得到了很多校友的帮助,我新书的很多学校活动,都是在各个高校的曲师大学姐学长帮着牵线的。

我也想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母校做一些事情。学校老师邀请我写一个关于大学生的专栏,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希望能为学弟学妹提供一些参考。

“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学习。”

我希望这种学习精神,我一直保持下去。

来源|遇见小mi 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